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乡村振兴战略部署,充分发挥高校人才智力优势与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9 月 10 日,我校数管学院与色达县翁达镇更达村在北苑融创楼A402举行结对共建交流座谈会,双方围绕组织共建、资源共享、发展共促,为更达村乡村振兴注入高校动能,校村协同奏响共同富裕新篇章。学校党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程保晶,色达县翁达镇更达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洛穷、驻村第一书记胡春,数字经贸与管理学院党总支书记王霖、副院长(主持工作)何凌等参加交流会,会议由王霖主持。

交流会上,程保晶代表学校党委致欢迎词,对更达村洛穷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系统介绍了学校的基本及发展情况。他强调,服务乡村振兴是高校践行社会责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必然要求,学校将以此次交流为契机,推动数管学院充分发挥学科专业优势,聚焦更达村发展需求精准施策,将高校的智力资源转化为乡村振兴的实践效能,助力更达村实现高质量发展。王霖介绍了学院专业建设、专业师资及党建工作的情况。
洛穷、胡春详细介绍了更达村的地理位置、产业基础、民生需求及乡村振兴工作推进情况,为双方后续精准合作提供了详实依据。为夯实校村共建基础,陈雨生代表数管学院教工党支部,向更达村捐赠结对共建活动经费 1 万元,以实际行动为村党组织建设和乡村发展提供支持。同时,更达村两委为学校受聘专家颁发 “乡村振兴顾问专家” 聘书,标志着校村人才合作机制正式建立,为更达村发展引入专业智囊力量。

受聘教师余真翰教授代表全体受聘专家发言。他表示,接过 “乡村振兴顾问专家” 聘书,不仅是一份荣誉,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服务乡村振兴是高校教师义不容辞的使命担当。他强调,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阵地,将始终牢记服务国家战略、助力地方发展的职责,未来将带领团队深入更达村一线,把专业知识与乡村实际需求紧密结合,在人才培育、产业研究、服务落地、文化赋能等方面主动作为,以实实在在的行动为更达村乡村振兴贡献高校智慧与力量。
在交流研讨环节,双方围绕更达村产业发展深入探讨。受聘专家结合更达村实际情况,从产业规划、电商赋能、人才培训等方面提出针对性建议,为更达村破解发展难题、拓宽增收路径提供了新思路。此次会议初步明确了校村共建的方向与重点,后续双方将进一步深化沟通对接,细化合作方案,推动共建项目落地见效。
王霖在总结中表示,数管学院将切实扛起校村结对共建的责任,把服务更达村乡村振兴作为重要任务,整合学院资源,细化工作举措,确保共建工作取得实效;同时感谢更达村两委对驻村第一书记胡春工作的支持,期待双方以党建为引领,凝聚共建合力,共同书写校村协同推进乡村振兴的崭新篇章。

交流会前,王霖陪同洛穷书记一行参观了学校校史馆和四川省织绣技艺非遗数字化保护与传承重点实验室。


此次校村交流活动,是学校深化校地合作、服务国家战略的具体实践,也是校村党组织优势互补、共促发展的生动体现。未来,双方将持续以党建为纽带,在组织共建、人才共育、产业共兴等方面开展更深层次合作,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贡献更大力量。
参加本次交流会的领导和老师还有色达县翁达镇更达村党支部副书记知他、村纪检委员花日卓玛、村委会副主任四郎翁加、村委会副主任松青拉、村维稳综治员占穷、村文书切娜,学校党政办副主任陈兆坤,数管学院党总支副书记何酉宁、副院长凌书娟、专职组织员何敏、教工党支部书记陈雨生及受聘专家老师余真翰、何涛、庞霓红、陈泓樾、曾川、赵韦韦。
撰稿:陈雨生
一审一校:何敏
二审二校:何酉宁
三审三校:王霖